![原住民文化構作研究[隨]](/files/WebFiles/20250213/2025021316443942290064.jpg)
原住民文化構作研究[隨]
已過報名期間,請洽推廣教育中心人員02-22723568,email:ee@ntua.edu.tw
報名須知
碩士學分班
班別簡介
碩士學分班
課程資訊
師資簡介
課程簡介
課程概要
教學目標
課程要求(含課堂外作業要求)
評量方式
教科書
書名:排灣文化的詮釋
作者:胡台麗 出版社:聯經 出版日:2011
書名:台灣在地跨文化研究與多元認同:學者與巫的相對論 首部曲
作者:倪淑蘭 出版社:白象文化 出版日:2024/3
書名:台灣原住民音樂之美
作者:吳榮順 出版社: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出版日:1999
參考書籍或網址
書名: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、藝術與傳播理論暨實務
作者:施正鋒 出版社: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 出版日:2014
書名: 臺灣原住民音樂的後現代聆聽 : 媒體文化、詩學/政治學、文化意義
作者:陳俊斌 出版社: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:2013
書名: https://ed.arte.gov.tw/ch/content/m_book_content_1a.aspx?AE_SNID=694
作者:王嵩山 出版社: 出版日:
書名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yK_OL31yNg
作者: 出版社: 出版日:
書名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ZDRxQ_8QlY
作者:林廣財 排灣族古謠 出版社: 出版日:
書名: 傳統的樣貌--臺灣原住民音樂形式傳承與傳統意識建構
作者:呂鈺秀 出版社: 出版日:
書名: 當代臺灣原住民音樂人社群媒體的自我展演與身分認同初探
作者:林果葶 出版社: 出版日:
書名: 《紅了阿妹之後?臺灣原住民通俗音樂的生產場域分析》
作者:許蕙千 出版社:國立 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出版日:2009
書名: 《製造「原」聲:臺灣山地歌曲的政治、經濟與美學再現(1930- 1979)》
作者:黃國超 出版社: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出版日:2010
書名: 〈從「蘭嶼之戀」的跨部落傳唱看陸森寶作品的「傳統性」與 「現代性」
作者:陳俊斌 出版社:《東臺灣研究》 出版日:2009b
書名: https://ir.nctu.edu.tw/bitstream/11536/131079/1/9471.pdf 訪問桑布伊
作者: 出版社: 出版日:
書名: https://d1wqtxts1xzle7.cloudfront.net/52349243/2016_NatKnowChinTJIS-libre.pdf?1490727895=&response-content-disposition=inline%3B+filename%3D2016.pdf&Expires=170 世界原住民的傳統知識
作者: 出版社: 出版日:
書名: https://scholars.tari.gov.tw/bitstream/123456789/3254/1/no68-1.pdf 台灣原住民文化的力與美
作者:孫大川 出版社: 出版日:
書名: https://activityfile.nmtl.gov.tw/nmtlhistory/almanac/almanacContent/Review/Volume_2012/C2013112012050062FO.pdf 台灣原住民文化創作概述
作者:黃國超 出版社: 出版日:
書名: 台灣原住民樂舞與泛原住民主義的建/解構
作者:趙綺芳 出版社:台灣舞蹈研究學會 出版日:
書名: 原住民劇場的表演實踐與創作心得 從原舞者《風起雲湧——七腳川事件百週年紀念演出》談起
作者:蘇達 出版社: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 出版日:
書名: https://student.hlc.edu.tw/action/file/375/20220921165124458.pdf 紅了阿妹之後
作者:許蕙千 出版社:國立交通大學 出版日:民國98年
書名: 〈台灣原住民音樂文化及其發展〉
作者:陳鄭港 出版社:《山海文化雙月刊》,21:6-15。 出版日:2000
書名: 卑南族歌舞音樂研究─以建和部落與知本部落為研究對象
作者:陀沅錄 出版社:國立台北藝 出版日:民國97年
書名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4cAp_IdqOuM Thank you
作者:阿爆 出版社: 出版日:
課程相關檔案
課程內容與進度
1.課程介紹:
緣起、內容、目的
2.台灣原住民在台灣的位置:
被書寫與主動書寫的歷史與脈絡
3.台灣原住民研究版圖
4.原住民表演藝術版圖
5.方法論概述
人類學、社會學(宗教與儀式、族群與部落)、民族音樂學、舞蹈人類學、戲劇人類學、文學、語言學、物質學(服飾、作物)、文化研究、表演藝術研究
6.本課程新創研究方法及目的:
文化構作
文化研究脈絡(緣起與幾種主要方法)、民族誌、
文化的概念
符號學
範文討論
結構主義:李維史陀、斑乃迪克
數位田野調查
從田野到舞台
人類學與表演藝術的合作案例
戲劇構作
民族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