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雕塑作品賞析[隨]

雕塑作品賞析[隨]

NT$ 5,000
優惠說明

課程資訊

授課時間
(二)10:10-12:00
學年/學期
學期課
開課單位
雕塑系
招生名額
6 位
課程起訖
2025/09/02 ~ 2025/12/30
學分/時數
2.0 / 36 hrs
上課教室
雕塑1002大視廳

師資簡介

游崴老師照片
游崴 老師

學歷:
Birkbeck, University of LondonHumanities and Cultural Studies博士

經歷:
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專任助理教授

課程簡介

課程概要

就雕塑專業領域做重點引導,並逐步累積其鑑賞分析與論述能力。
1.概括性介紹藝術發展史脈。
2.多面向觀點切入賞析主軸。
3.以藝術展程分項介紹研讀。
4.培養廣泛認知與深層審視。

教學目標

1. 能使學生對於不同時期與領域之雕塑作品之傳統、技術、材質、創作策略等核心知識能有概括認識。
2. 對於「雕塑」在當代的開放性、混合及跨域特質能有一定程度的理解,並能思考其對於媒材傳統的不同回應及挑戰。
3. 使學生能具備詮釋、分析、比較及評論雕塑作品的基礎能力。

課程要求(含課堂外作業要求)

1.期末報告(1500–2000字)
2.課堂作業

評量方式

(1)期中報告( 30 %)
(2)期末報告( 40 %)
(3)分組討論表現(10 %)
(4)個人出缺席率( 20 %)

教科書

書名:Modern Sculpture: A Concise History
作者:Herbert Read 出版社:Thames and Hudson 出版日:1964

參考書籍或網址

書名: Sculpture Now
作者:Anna Moszynska 出版社:Thames & Hudson 出版日:2013

書名: Sculpture since 1945
作者:Andrew Causey 出版社:New York: Oxford History of Art, Oxford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日:1998

課程相關檔案
課程內容與進度
周次與日期
內容
備註
周次與日期 1 - 2025/09/01
內容 導論
備註
周次與日期 2 - 2025/09/08
內容 從《大衛》到《地獄之門》
備註
周次與日期 3 - 2025/09/15
內容 人體及其表象
備註
周次與日期 4 - 2025/09/22
內容 現成物、拾得物與超現實物件
備註
周次與日期 5 - 2025/09/29
內容 空間構成
備註
周次與日期 6 - 2025/10/06
內容 當雕塑開始思考台座之一:早期現代雕塑對於台座的轉化
備註
周次與日期 7 - 2025/10/13
內容 當雕塑開始思考台座之二:構成主義、布朗庫西及其它
備註
周次與日期 8 - 2025/10/20
內容 期中考週
備註
周次與日期 9 - 2025/10/27
內容 作品場域的擴張
備註
周次與日期 10 - 2025/11/03
內容 雕塑如何調度現實?
備註
周次與日期 11 - 2025/11/10
內容 活雕塑、時間與勞動之一
備註
周次與日期 12 - 2025/11/17
內容 活雕塑、身體與勞動之二
備註
周次與日期 13 - 2025/11/24
內容 社會雕塑與群眾參與
備註
周次與日期 14 - 2025/12/01
內容 功能化與日常物件
備註
周次與日期 15 - 2025/12/08
內容 收集、堆疊與檔案化
備註
周次與日期 16 - 2025/12/15
內容 重訪人體
備註
周次與日期 17 - 2025/12/22
內容 彈性授課
備註
周次與日期 18 - 2025/12/29
內容 彈性授課
備註